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查询【进入】
首页>协会活动>《端午•风雅诵》大型诗词公开课,亮点多多

《端午•风雅诵》大型诗词公开课,亮点多多

2014-07-18 09:56:57

粽艾飘香,龙舟鼓响,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了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对中华民族来说,这个日子有很多文化情感,也有很多民俗内涵。江苏教育频道6月2日推出大型诗词公开课——《端午·风雅诵》,立足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将弘扬传统美德融入节目中,用90分钟的时间,访历史,探民俗,寻美食,品佳作,陪您度过一次不一样的端午。

 端午精神:屈原的“忠”伍子胥的“义”曹娥的“孝”

《端午·风雅诵》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篇章。“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”,提到端午,人们就会想到屈原,上篇《汨罗江畔祭屈原》带着我们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帷帐,与诗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;“筑我苏城,恩泽百姓。居安思危,惠我子孙”,中篇《姑苏城外话子胥》,表达了苏州人民对伍子胥的怀念;下篇为《曹娥庙里忆孝女》,端午的起源,在浙江上虞,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,与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有关,为纪念曹娥投江救父的孝节,当地的端午习俗,逐渐改成祭祀曹娥。

三个篇章相互呼应,让大家对端午,对屈原的“爱国”、伍子胥的“忠义”和曹娥的“孝道”有了更清晰直观的感受,也让我们对他们的怀念更发自内心,而非流于形式。

(现场琴箫和鸣)

端午故事:名家解读,给传统节日注入时代气息

《端午·风雅诵》特邀文史专家、南京大学博导许结教授和民俗专家、南京大学陈竟教授走进演播室,开启了一次愉悦的端午文化之旅:在文史专家许结教授的讲述中,“万户家中缠米粽,三闾庙外吟君赋”,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人格让人礼赞;重温伍子胥与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同时,两个典故“一夜白发”、“蒙混过关”得到生动注释和普及;“笑读曹娥碑,沉吟黄绢语”,曹娥身上所体现的爱与亲情,让人心生对孝行的感念。民俗专家陈竟教授对赛龙舟、包粽子,悬菖蒲、挂艾叶等端午风俗进行解读。

从主持人和专家的对话中,我们了解到2009年,苏州端午习俗被列入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》的同时,也更深切地体悟到,端午节里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拼搏奋进的文化内涵,早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,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文化财富。

(民俗专家与您一起品端午)

端午诗词:儿童和名家同台咏诵,以诗会的形式再现经典诗词

“五月五,是端午。插艾叶,悬菖蒲。粽子香,香满屋。龙舟下水擂战鼓。这端午,那端午,处处是端午。”《端午·风雅诵》以童声朗诵的民谣开场,中间穿插高英、史奕、戈弋、徐涛和付国等江苏朗诵界名家的经典诗词朗诵,以诗会的形式表达人们对端午的情感。

儿童和名家同台咏诵经典诗词,引导孩子爱上传统节日,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。对儿童进行传统节日引导,力避填鸭式的空洞、被动的知识灌输,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。通过诗词朗诵,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、认同传统节日、喜爱传统节日、过好传统节日,当我们每个人在用心地过传统节日的时候,就是在延续们的历史,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,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。

(江苏省朗诵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江苏广电总台播音指导戈弋正在朗诵)

端午文化:弘扬传统节日文化,打造品牌系列电视栏目

弘扬传统节日,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、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,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,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,并形成守护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。

(协会会长高英朗诵《江上吟》)

(江苏新闻广播主播徐涛正在朗诵)

(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江苏省话剧院演员剧团团长史奕正在朗诵)


(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南京市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马晓宁正在朗诵)

(协会秘书长傅国正在朗诵)

江苏教育频道将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等传统节日和诗词关联,打造成一个品牌系列电视栏目,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,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,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。(《朗诵界》编辑部整理)